鹿饮沙浑水,猿饥果落云。
作者介绍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陶弼。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鹿喝浑浊的水,猿猴因饥饿而掉下果实。
诗意: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鹿和猿猴的景象。通过描述鹿饮浑浊的水和猿猴因饥饿而掉下果实,诗人传达了生命的艰辛和自然界的无常。
赏析:
1. 简洁的语言:这首诗词运用了极为简洁的语言,每一句都只有四个字,给人一种简明扼要的感觉。这种简洁的表达形式,使诗词更加凝练有力,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其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
2. 自然意象:诗人通过描写鹿和猿猴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和无常。鹿饮浑浊的水和猿猴因饥饿而掉下果实,表达了生命中的艰辛和不可预测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3. 隐喻和哲理:整首诗词以鹿和猿猴为隐喻,通过它们的行为反映了人类的生存状态。鹿喝浑浊的水象征着人们在困境中艰难求生,猿猴掉下果实暗示着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种种诱惑和挑战。这种隐喻的手法使诗词具有深远的哲理意味,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综上所述,《句》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鹿和猿猴在自然界中的景象,传达了生命的艰辛和自然界的无常。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隐喻和哲理,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