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0 00:51:56诗人:丘葵 |  朝代: 宋代 |  17

一几善恶未分时,善本无为莫伪为。
暗室休言人不见,此心才动鬼神知。

作者介绍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暗室》是宋代丘葵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黑暗的房间里,善恶尚未分明的时候,
真正的善良是不需要伪装的。
虽然没有人看见我在暗室中,
但我的内心却能感动鬼神。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暗室中的情景,探讨了善恶和真实性的主题。诗人认为,在尚未分辨善恶的时候,真正的善良不需要伪装,它是本能的、自然的。即使在没有人目睹的情况下,内心的善良行为也能感动神灵。

赏析:
《暗室》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诗人通过对暗室中的情景的描绘,将善恶和真实性与人的内心感悟相联系。诗人认为,真正的善良不需要外界的认可或是伪装,而是一种内心的力量,它超越了人们的视线,能够触动鬼神。这种内心的善良是纯粹的、本真的,与人性的本质相契合。

诗词中的暗室象征着人们内心深处的世界,善恶还没有被外界因素干扰和扭曲之前的状态。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人性本善的信念,认为真正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外界的刺激或伪装。即使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这种善良的行为也能够影响到鬼神,展示了内心的力量和纯粹性。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通过对内心善恶和真实性的探讨,呼唤人们保持纯真和善良的本性,不被外在的因素所干扰。它启示我们,真正的善良是一种内心的力量,不需要外界的赞许或伪装,它能够超越物质世界的视线,与神性相连。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an-shi5r3.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水调歌头(杨崇庆熹生日)
魏了翁
风露浸秋色,烟雨媚湖弦。旌旗十里小队,拟约醮坛仙。身在黄旗朱邸,名在玉皇香案,底事个人传。正恐未免耳,惊搅日高眠。虎分符,龙握节,鹿御_。于君本亦余事,所乐不存焉。一点春风和气,无限蓝田种子,渺渺玉生烟。富贵谁不有,借问此何缘。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遂心应手
犹得心应手。形容运用自如。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