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劝农诗·劝贫富相资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53:00诗人:陈宓 |  朝代: 宋代 |  13

举债当知济汝穷,取钱须念利难供。
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安溪劝农诗·劝贫富相资》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劝导农民为主题,传达了劝勉贫富相互扶持的思想。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举债当知济汝穷,
取钱须念利难供。
富人心要怜贫者,
贫者身全仰富翁。

诗词表达了几个重要的诗意和赏析:

首先,诗词中提到了举债来帮助穷人的观念。这句话意味着在贫穷的情况下,通过借贷来救济贫困是一种常见的方式。这种观念呼吁人们要有同情心和善良的品质,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

其次,诗词中强调了取钱时要考虑到利息难以承担的问题。这反映出作者对于金钱和利益的深刻认识,他提醒人们在给予帮助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自身的经济状况和承受能力。

诗词的第三句表达了对富人心地的赞美和期望,富人应该怜悯贫穷的人,给予他们援助和支持。这种富人与贫民之间的关怀和互助关系被视为社会和谐的表现,同时也强调了富人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最后一句表达了贫穷者对富翁的仰赖和希望。贫穷者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富人身上,期待他们能够给予援助和支持。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阶层之间相互依赖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民对于富人的依赖和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劝勉贫富之间相互扶持的理念,强调了同情心、善良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它呼吁人们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经济实力和利益的平衡,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an-xi-quan-nong-shi7qs.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