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几芭蕉,幽怀慰寂寥。
晚家风颭颭,秋称雨潇潇。
清滴渔篷碎,徐翻凤扇摇。
进修期似尔,日日长新苗。
作者介绍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芭蕉》是姚勉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窗外几株芭蕉的景象,通过这一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愁绪。以下是《芭蕉》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窗外几株芭蕉,
幽怀慰寂寥。
晚家风飒飒,
秋称雨潇潇。
清滴渔篷碎,
徐翻凤扇摇。
进修期似尔,
日日长新苗。
诗意:
《芭蕉》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窗外几株芭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伤。诗人以芭蕉为媒介,将自己的情感与芭蕉的形象相结合,以此寄托自己的心境。通过对芭蕉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慰藉和对心境的反思。
赏析:
《芭蕉》以芭蕉为意象,通过对芭蕉的描绘,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伤凝聚在其中。诗中的窗外几株芭蕉,给人一种静谧的画面,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相呼应。晚上,家中的风声沙沙作响,秋天的雨水不断地倾泻,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清澈的雨滴滴落在渔篷上,渔篷被打碎了,仿佛是诗人心灵的投影,象征着他内心的破碎和摇摆不定的情绪。
诗的最后两句"进修期似尔,日日长新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进修的渴望。他希望能像芭蕉一样,每天都有新的成长,不断地进步和改善自己。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姚勉的《芭蕉》通过简洁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忧伤和对自我进步的渴望。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展现了宋代的诗人对生活和心灵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