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送吴峡州)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6:14:37诗人:李曾伯 |  朝代: 宋代 |  体裁: 八声甘州 |  27

问西陵、治比汉河南,若为遽东归。
正峡江衮衮,中流我共,一楫杭之。
倏听攀辕告语,公去衤夸襦谁。
赖有甘棠在,人口如碑。
百尺楼头徙倚,记绸缪桑土,几对灯棋。
指鹭洲何处,心事想鸥知。
向江湖、毋忘魏阙,正吾皇、当馈急贤时。
经纶事,更须玩易,勿但言诗。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八声甘州(送吴峡州)》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该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吴峡州(地名)的情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友人的祝愿。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问西陵,治比汉河南,若为遽东归。
询问西陵之治理,是否与汉河南相比,是否突然东归。

正峡江衮衮,中流我共,一楫杭之。
峡江水流湍急,我与你同乘一条船,助你渡过江去。

倏听攀辕告语,公去衤夸襦谁。
突然听到车前牛唤声,你去了,衣袍和襦袄由谁夸颂?

赖有甘棠在,人口如碑。
幸好这里有甘棠树,人们的声音如同碑文一样永存。

百尺楼头徙倚,记绸缪桑土,几对灯棋。
站在百尺楼的顶端,远眺吴峡州,纪念着丝绸和蚕桑,几对人们在灯下下棋。

指鹭洲何处,心事想鸥知。
指着鹭洲问它的所在,只有心事重重的我和飞鸥明了其中含义。

向江湖,毋忘魏阙,正吾皇,当馈急贤时。
对江湖之地表达思念之情,不要忘记魏阙(古代宫殿的名称),向我们的皇帝致以敬意,为了奉献给急需贤才之时。

经纶事,更须玩易,勿但言诗。
国家大事要谨慎处理,更需要玩弄权谋,不要只是空谈诗词。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吴峡州的景色和情感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悲伤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西陵和汉河南的治理,强调吴峡州治理的重要性。诗中还融入了一些景物描写,如峡江的湍急、百尺楼的壮丽,增加了诗的艺术美感。最后几句表达了对国家大事和皇帝的关切,并提醒读者不要只满足于诗词的表达,更要注重实际的政治和治理。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具有深刻的感情和社会意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ba-sheng-gan-zhou-song-wu-xia-zhou23y.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