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杜鹃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23:33:44诗人:王镃 |  朝代: 宋代 |  12

雪玉层层映翠微,蜀王心事此花知。
染红不到枝头上,想是啼鹃血尽时。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作品评述

《白杜鹃》是中国宋代诗人王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杜鹃,雪玉层层映翠微,
这首诗以白杜鹃花为题材,描绘了它娇美的形态。诗人形容白杜鹃花如雪一般洁白,层层叠叠的花瓣映衬着淡翠色的枝叶。通过这样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花朵的美丽与纯洁。

蜀王心事此花知,
诗中提到了一个蜀王的心事,而白杜鹃似乎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花的人性化描写,暗示着花儿对人类的感知能力。将花与人的心灵联系在一起,增添了诗词的情感色彩。

染红不到枝头上,
接下来的句子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白杜鹃花并没有染红整个花枝,只是散发着片片红色,没有达到完全的鲜艳。这种不完美的状态,可以理解为蜀王心事的不圆满,也暗示了一种无奈和无力。

想是啼鹃血尽时。
最后一句描述了啼鹃的情景。啼鹃在诗中象征着伤感和离别,它的血液也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将啼鹃与花儿联系在一起,暗示了蜀王的心事可能与离别和悲伤有关。

《白杜鹃》这首诗词通过对白杜鹃花的描写和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蜀王心事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花儿与人的对比和联系,展示了人类情感与自然之间的共通性。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意境深远的意象,展示了王镃独特的诗歌表达风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bai-du-ju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