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福寺薰风堂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28:44诗人:沈枢 |  朝代: 宋代 |  10

筑室最高处,轩窗八面通。
凿山流乳液,开户纳薰风。
巾履随凉设,花瓜与客同。
我来资解愠,不羡楚王雄。

作者介绍

沈枢,字持要(《止斋集》卷三九《温州重修南塘记》),安吉(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调彭泽丞。二十九年,以监察御史行比部员外郎。三十一年,任福建路提点刑狱。次年,除尚书考功郎中。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爲江南东路转运副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干道六年(一一七○),权福建路转运副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在权吏部侍郎任以故降三官,筠州居住。十二年,起知温州,歷知鄂州、广德军。十六年,由知潭州任放罢(《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八之一八、选举五之一一、职官七二之五三)。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爲度支郎中(同上书选举二二之一二)。迁湖南安抚使,旋致仕,卒年八十二。有《宜林集》三○卷(《宋史》卷二○八),已佚。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一有传。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百福寺薰风堂》

筑建的房屋最高处,
窗户向八个方向打通。
山中挖取奶状液体,
开门迎入香气飘飞。
头巾和鞋袜带来清凉,
花瓜和客人一同共享。
我来这里寻求知识解愠,
并不羡慕楚王的英雄形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百福寺薰风堂为主题,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示出了这个地方的美景和宜人的环境。

首先,诗人描述了这个房屋的位置极高,窗户向八个方向打通,使得空气可以从各个角度畅通无阻,为寺庙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接着,诗人提到了一种宝贵的资源——山中的乳状液体,这里可以理解为从山中挖取的一种珍贵香料,也可能是指山中的奶源。这些宝贵的香气被引入房屋之中,使得薰风堂散发着芳香。

诗中还提到了头巾和鞋袜,这些是用来遮挡阳光、防止汗水的物品,暗示着诗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清凉的感觉。花瓜与客人一同共享,花瓜是唐代称呼西瓜的一种说法,也可以理解为其他夏季的果品。这里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地方与朋友们一起共享宜人的环境,共同感受到夏季的凉爽。

最后,诗人表达自己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求知识解愠,解愠指解消烦恼、解脱痛苦之意。与楚王雄相比,诗人并不羡慕楚王的英雄形象,而是希望通过学习和寻求知识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观和环境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享受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bai-fu-si-xun-feng-tangl6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