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夜闻滩声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0 05:07:36诗人:黄公度 |  朝代: 宋代 |  22

错认松负万壑传,又如急雨碎池莲。
青灯孤馆元无寐,况复溪声到枕边。

作者介绍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白沙夜闻滩声》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诗人在白沙听到滩涛的声音。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夜晚在白沙,我听到滩涛的声音,
仿佛松树错认了万壑的传声,
也像急雨打碎了池塘上的莲花。
孤独的青灯在客栈里,我无法入眠,
更何况溪水的声音传到了我的枕边。

诗意:
这首诗通过夜晚在白沙听到滩涛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眠之感。诗人将滩声与松树和急雨相比,形容出滩涛的声音如同山间回响、雨滴敲打,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孤独的青灯和溪水声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眠的状态。

赏析:
《白沙夜闻滩声》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通过对滩涛声、松树、急雨、青灯和溪水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眠之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与之相映衬,使诗意更为深远。诗中的滩涛声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与孤独的青灯和溪水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法入眠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写作风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bai-sha-ye-wen-tan-she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