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十一弟致陶印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6 17:07:53诗人:方岳 |  朝代: 宋代 |  9

不妨主掌旧林泉,山泽癯儒半列仙。
判月可无方寸印,勘书犹有一朝权。
陶人解作虫鱼篆,道号宁须金石镌。
约束风烟听驱使,吾家季子似差贤。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作品评述

《百十一弟致陶印》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这首诗词描写了作者对陶瓷艺术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妨主掌旧林泉,
山泽癯儒半列仙。
判月可无方寸印,
勘书犹有一朝权。
陶人解作虫鱼篆,
道号宁须金石镌。
约束风烟听驱使,
吾家季子似差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陶瓷艺术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诗的开头写道:“不妨主掌旧林泉,山泽癯儒半列仙。”这里的“旧林泉”指的是陶瓷的制作过程,作者希望能够掌握陶瓷艺术,成为陶器制作的行家。而“山泽癯儒半列仙”则暗示了陶瓷艺术家的高尚地位,将他们与仙人相提并论,彰显了作者对陶瓷艺术的崇敬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的对比。作者说:“判月可无方寸印,勘书犹有一朝权。”这里的“判月”指的是陶器上的纹饰,而“方寸印”则是指书法中的印章。作者表达了一种观点,认为陶瓷艺术不需要像书法那样依赖印章来体现权威和认可,因为陶瓷本身就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接下来的两句“陶人解作虫鱼篆,道号宁须金石镌。”则强调了陶瓷艺术的独特之处。陶器上的纹饰往往以虫鱼等自然图案为主题,而不同于书法的印章,陶瓷上的纹饰可以自由创作,不受金石篆刻的限制。这也反映了陶瓷艺术的独立性和自由性。

最后两句“约束风烟听驱使,吾家季子似差贤。”则表达了作者对陶瓷艺术的期望和对家族传承的思考。作者希望能够掌握陶瓷艺术,约束自己的生活,使自己成为陶瓷艺术的真正驱使者。而“吾家季子似差贤”则暗示了作者对家族传承的重视,希望自己能够承担起家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责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陶瓷艺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独立创作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陶瓷艺术的向往和对自由创作的理解,展示了作者对陶瓷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bai-shi-yi-di-zhi-tao-yin.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追换刘平父二首
李吕
高才入用合求闻,却向丘园号隐君。驰骋古人真我事,泥涂轩冕付时人。黄粱未熟惊尘世,白璧空埋惨暮云。赖得相门余庆在,诸郎峙玉正诜诜。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轻裘缓带
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衣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