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为儒不自强,如今懒复见侯王。
览镜已知身渐老,买山将作计偏长。
荒凉鸟兽同三径,撩乱琴书共一床。
犹有郎官来问疾,时人莫道我佯狂。
作者介绍
秦系,字公绪,会稽人。天宝末,避乱剡溪,北都留守薛兼训奏为右卫率府仓曹参军,不就。建中初,客泉州,南安有九日山,大松百余章,俗传东晋时所植。系结庐其上,穴石为研,注《老子》,弥年不出。张建封闻系不可致,请就加校书郎。自号东海钓客,与刘长卿善,以诗相赠答。权德舆曰:“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其后东渡秣陵,年八十余卒。南安人思之,号其山为高士峰。诗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鲍防员外见寻因书情呈赠(曾与系同举场)》
少小为儒不自强,
如今懒复见侯王。
览镜已知身渐老,
买山将作计偏长。
荒凉鸟兽同三径,
撩乱琴书共一床。
犹有郎官来问疾,
时人莫道我佯狂。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秦系写给鲍防员外的一首赠诗。诗人自述少小时候就是一个读书人,但是现在却懒散地再次见到了侯王(指高官显贵)。照镜子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体渐渐老去了。他买山的打算是为了长远的计划。他的生活荒凉,与鸟兽共处在三条小径上,琴书也乱七八糟地堆在一床上。然而,他还有郎官前来问候他的病情,时人却说他是假装疯癫。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自幼以来就是一个读书人,但是他却没有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是懒散地过着生活,见到了侯王。这种对自己的不满和对现实的失望,使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经渐渐老去。诗人买山的打算是为了长远的计划,可能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安静的地方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诗人的生活却是荒凉的,他与鸟兽共处在三条小径上,琴书也乱七八糟地堆在一床上,这种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然而,尽管如此,诗人还是有郎官前来问候他的病情,这种关心和问候使诗人感到欣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真诚的向往。尽管时人说他佯狂,但是诗人并不在意,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真实和独特。整首诗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对现实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实自我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