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姥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8:10:30诗人:王之道 |  朝代: 宋代 |  26

山前湖水抱烟村,湖外山光隐若存。
泛宅浮家聊自托,荫松藉草欲谁论。
物情鱼沫真堪笑,世事槐安不在言。
回首故园煨烬里,归欤犹胜傍人门。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避寇姥山》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山水之美和人生哲理为主题,流露出对逍遥自在、返璞归真的向往。

诗意与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山前湖水环绕着烟村的景象,湖外的山光仿佛隐约存在。这个景色给人以恬静和宁静之感。诗人坐在船屋上,漫游湖上,安闲自得,借此抚慰自己的心灵。他靠着植物的荫凉和草地的舒适,享受着自然的恩赐,而不需要关心世俗的扰攘。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慨物事的虚妄和世事的无常,认为这些都不值一提。他回望故园已成灰烬,但回归自然的心境仍然胜过依附于尘世的门户。

这首诗透过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和超然境界的心态。他通过与自然融为一体,抛弃世俗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诗中的“山前湖水抱烟村”,“湖外山光隐若存”,以及“泛宅浮家聊自托,荫松藉草欲谁论”等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恬静。诗人认为人事纷扰、名利利欲熏心,与自然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他通过回首故园的煨烬,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但更加强调了返璞归真的价值。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富有意境和哲理,传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它引领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醒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追求真正的自我。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bi-kou-lao-sh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