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风经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39:33诗人:岳珂 |  朝代: 宋代 |  14

近岸千帆阅,雄襟一昔舒。
云程排沸浪,风御翼澄虚。
块历过都马,波翻纵壑鱼。
经旬叹淹滞,此理盍乘除。

作者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便风经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是宋代诗人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近岸千帆阅,
雄襟一昔舒。
云程排沸浪,
风御翼澄虚。
块历过都马,
波翻纵壑鱼。
经旬叹淹滞,
此理盍乘除。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景如画的舟行画面。船只驶近岸边,观赏着成千上万的帆船。作者的豪情挥洒,仿佛一夜之间得到了宽慰。云彩在天空中飘动,排列如浪花一般,风催动着船帆,让船如翼展开飞翔。波浪翻滚,仿佛在峡谷中游动的鱼儿。作者经历了许多天的滞留,感叹着这种阻滞。此时,为何不乘风而去呢?

赏析:
这首诗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舟行的壮丽景象,展示了岳珂的豪情与激情。通过描绘近岸的帆船和天空中的云彩,诗人营造了一种繁忙而壮观的氛围。他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将云彩排列比作浪花,将风催动船帆比作展翅飞翔,将波浪比作在山谷中自由游动的鱼儿。这些比喻形象生动,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舟行的激情和震撼。

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索。他经历了长时间的滞留,感到心情沉重,对此深感叹息。然而,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不乘风而去呢?”这是一种豁达和豪放的表达,表明他希望摆脱困境,追求自由和远方。整首诗以豪情激昂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命运的抗争精神,以及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豪放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岳珂独特的艺术风格。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舟行的壮丽景象,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激情与思索,同时也可以在诗中找到自己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bian-feng-jing-yan-cha-su-di-gang-shi-ri-zhou1em.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