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二十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6:39:52诗人:刘子翚 |  朝代: 宋代 |  20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重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二十》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汴京(即汴梁,即今天的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和其中的一段历史故事。

诗中的第一句话"辇毂繁华事可伤"表达了作者对汴京繁华景象的感慨。"辇毂"指的是皇帝的马车,"繁华事"指的是繁忙的政务和朝廷的兴衰。作者认为这些繁华的事物令人感到伤感,暗示了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不安和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师师重老过湖湘"涉及到历史故事。"师师"指的是宋徽宗,他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国俘虏,被迫经过湖湘地区。这里的"重老过"意味着徽宗被迫逃亡和辗转流离的艰辛经历。通过描写这段历史事件,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徽宗的同情。

下一句"缕衣檀板无颜色"描述了一种寂寞和落寞的场景。"缕衣"指的是丧服,"檀板"是用来敲击的乐器。这句话暗示了宫廷中的悲伤和凄凉,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动荡和战乱所带来的破坏和伤害的反思。

最后一句"一曲当时动帝王"意味着这首诗词本身就是一曲动人的歌谣,它能够唤起当时帝王的情感和回忆。通过这句话,作者将历史和诗词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诗歌的力量和影响。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汴京的繁华景象和历史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的忧虑和反思。它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和历史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bian-jing-ji-shi-er-shi-shou-qi-er-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