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莫倩赴茂林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4 07:56:09诗人:李新 |  朝代: 宋代 |  24

三叠阳关声,两行铅水泪。
人方入荒陋,天或我遐弃。
雪山雁不到,音书何以寄。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别莫倩赴茂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新。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三叠阳关声,
两行铅水泪。
人方入荒陋,
天或我遐弃。
雪山雁不到,
音书何以寄。

中文译文:
三重山口传来别离声,
两行泪水滚落如铅。
我即将踏入荒凉之地,
天地间或许会遗弃我。
雪山之上的雁儿无法飞来,
我将如何传递音信寄托思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和诗人内心的深情思绪。诗人面临离别之际,三重山口传来离别的声音,这个场景映衬出别离的悲伤和凄凉。诗中的"两行铅水泪"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深的哀伤与痛苦,泪水如同铅一般沉重。

诗人即将进入一个荒凉之地,意味着离别后他将面临陌生、困苦的环境。他对自己的命运心存疑虑,担心天地间的力量会遗弃他,这体现了他内心的不安和无助。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亲友之间的隔阂和无法传递音信的困境。诗人身处雪山之上,无法与他人传递信息,也无法接收到来自远方的音讯,这使得他无法与亲友们保持联系,增添了离别的痛苦和孤独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困顿和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独白,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味离别的辛酸和无奈。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bie-mo-qian-fu-mao-li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