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天基节自至道宫趋宝福院寒甚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2:47:06诗人:洪咨夔 |  朝代: 宋代 |  25

朝谒千秋节,攀援万岁藤。
山明松戴雪,涧涩石怀冰。
清壮髯还戟,酸癯面亦棱。
暖寒能破戒,珍重虎溪僧。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丙戌天基节自至道宫趋宝福院寒甚》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谒千秋节,
攀援万岁藤。
山明松戴雪,
涧涩石怀冰。
清壮髯还戟,
酸癯面亦棱。
暖寒能破戒,
珍重虎溪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日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物的感受,以及对修行者的敬佩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冬日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山明松柏覆盖着洁白的雪,溪涧中的石头被冰冻着,展现了严寒的自然景观。这些景物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和冰冻的气氛。

诗中还描绘了几位人物形象。清壮的髯(指胡须)和手持戟的人物,以及面色苍癯(消瘦)而棱角分明的人物,可能是在描述勇士或战士。这些形象通过对比凸显了冬天的严寒,暗示了他们在冬天中的坚韧和勇敢。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修行者的敬佩和珍重之情。他赞美修行者能在严寒的冬天坚守戒律,尤其提到了虎溪僧,暗示他们是修行中的佼佼者,值得尊敬和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寒冷和艰苦环境的感受,同时也传达了对勇士和修行者的敬佩之情。这种对冬天严寒的描绘和对勇气与坚韧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和赞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bing-xu-tian-ji-jie-zi-zhi-dao-gong-qu-bao-f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