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7 00:03:56诗人:许浑 |  朝代: 唐代 |  18

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说浮生大梦劳。
言下是非齐虎尾,宿来荣辱比鸿毛。
孤舟千棹水犹阔,寒殿一灯夜更高。
明日东林有谁在,不堪秋磬拂烟涛。

作者介绍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作品评述

《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诗。该诗描绘了作者泊舟在山津时,听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的过往事迹所引起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以泊舟在山津的情景入手,描述了自己曾在云斋借方袍过夜的经历。然后,作者借此引出人生如梦的主题。他说人世间的声誉是虚幻的,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斑点也会被无限放大、被人攻击。同时,他认为人生的起伏荣辱就如同鸿毛一般微小,而世人却过于纠结于此,使得患得患失之情难以摆脱。

接着,诗人描述了江面上无尽的孤舟和寒殿中高悬的孤灯。孤舟象征着人们在茫茫人生中行走,而寒殿的孤灯则代表着孤寂与冷清。作者通过这两个意象,凸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内心状态,并对于人生的无常感到惋惜和无奈。他在最后的两句中表达出对明天东林寺的个人命运的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恍如秋天的悲壮的磬声扫过烟涛。

通过这首诗,许浑通过对个人处境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虚幻的感慨,以及对于命运和人世间琐事的疲惫和无奈。这首诗意象丰富,表达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对于人生穷冷的细腻描绘。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bo-suan-shan-jin-wen-dong-lin-si-guang-yi-sha.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泾州观元戎出师
戎昱
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丛。吹笳覆楼雪,祝纛满旗风。遮虏黄云断,烧羌白草空。金铙肃天外,玉帐静霜中。朔野长城闭,河源旧路通。卫青师自老,魏绛赏何功。枪垒依沙迥,辕门压塞雄。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老有所终
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