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茎》,颛顼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颛顼得五德
之根茎。
凡一章,章八句)
植植万物兮,滔滔根茎;五德涵柔兮,沨沨而生。
其生如何兮秞秞,天下皆自我君兮化成。
作者介绍
元结,字次山,河南人。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擢上第,復举制科。国子司业苏源明荐之,结上时议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代宗立,授着作郎。久之,拜道州刺史。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余。进容管经略使,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元结,字次山,河南人。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擢上第,復举制科,国子司业苏源明荐之,结上时议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代宗立,授着作郎,久之,拜道州刺史,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余。进容管经略使,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五茎》是唐代元结创作的一首诗歌,属于《补乐歌十首》之一。这首诗歌描述了颛顼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得五德之根茎,表达了自然界一切万物的生机和生长,以及宇宙万物与君王的关系。
诗中以动词和形容词描写了万物的生长之势,如“植植”、“滔滔”、“涵柔”、“沨沨”等,营造了生机勃勃的氛围。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自然界充满了生机和能量。接着诗人提到颛顼氏得到了五德之根茎,以五德为象征,表示颛顼具备了统治天下的资格和能力。
整首诗的意境开阔、旋律优美,在画面感和情绪的搭配上表现出唯美的韵律美。通过将自然界和君王的关系相结合,赋予了诗歌一种深邃的意义。诗人将君王视为天下之主,同时也将自然界的万物视为君王的化身。这种以自然界万物来比喻统治者的手法,既表达了天地万物与君王息息相关的关系,也显示出了对君王伟力和高尚品质的赞美。
在整个《补乐歌十首》中,《五茎》是其中一首博大精深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和君王的品质,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示了作者对于宇宙和人文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