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4 03:45:32诗人:王寂 |  朝代: 元代 |  体裁: 采桑子 |  20

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
眼约心同。
空有灵犀一点通。
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
懊恼东风。
绿尽疏阴落尽红。

作者介绍

王寂,汾州(今山西汾阳)人。真宗朝人。卒三十三(《青琐高议》前集卷四《王寂传》)。今录诗二首。

作品评述

【注释】:
王寂,金朝河北人 ,完颜亮天德三年进士,善写情词,善写他人故事。这首采桑子即隐括杜牧故事而成。
据载:唐文宗大和末年,诗人杜牧客游湖州,遇一少女,十余岁,天姿国色,因与其母相约,谓当求守此郡 ,届时迎娶此女,待十年不来,乃听其另嫁。遂笔于纸 ,盟而后别。后十四年,始得授湖州刺史,然其所约之女嫁已三载 ,有子二人矣 。杜牧惆怅之余,赠诗以别,诗曰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树成阴子满枝。”(高彦休《阙史》)
作者引用杜牧诗事。遣词用意似有同感。字里行间既述说杜牧往事,又寄托了自身无限情感。这首词写久别(十年)重逢,不见些许欢欢,而是一种痛苦伤怀之情。
上片,“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湖州梦”似仿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之句。作者把“一觉”换成“尘土”更显含蓄朦胧。回首十年人生路,重返湖州 ,但见尘土满衣襟,难喜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后一句中化用李商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而词意顿改。李诗言虽相隔两地,但情感相通,此则近在咫尺,却不能相亲相爱,一个“空”字表达了多少惆怅,多少怨恨。一种沉重的失落感,命运乖桀,阴差阳错,无可奈何之情顿上心头。
下片“寻春自恨来何暮 ,春事成空。”感慨命运无情,时光空度 ,只留下一种深深的怨愤。“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直接化用杜牧诗句,更是表达作者对“绿尽疏阴落尽红”的无奈,只能懊恼东风的无情。
本词全篇含有杜牧故事,又有杜牧诗意。此词与杜牧原诗相比,杜牧用绝句 ,句式整齐,音节浏亮,表现的意绪略显轻微,其妙于比兴,但只为我们提供一个大的情境。而此词则用长短句,参差交错,富有乐感,更显哀感顽艳,凄恻动人,且情感更深内容更详 ,“恨约心同”更为本词画龙点睛,神、情、意顿时毕现。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ai-sang-zimpv.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