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侯善政颂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6:41:12诗人:黄庭坚 |  朝代: 宋代 |  18

曹侯辍耕,学于上国。
进士起家,为吏有绩。
虽窭人子,孔武且硕。
我惠我威,养我好子。
我勤我暇,不借吏史。
虎暴人境,肆作机穽。
侯曰彻之,病在乎政。
惟此戾虫,乃与政通。
风林岑蔚,征夫不逢。
我作颂声,与民歌之。
不诬方将,俾勿磨之。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曹侯善政颂》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曹侯辍耕,学于上国。
进士起家,为吏有绩。
虽窭人子,孔武且硕。
我惠我威,养我好子。
我勤我暇,不借吏史。

虎暴人境,肆作机穽。
侯曰彻之,病在乎政。
惟此戾虫,乃与政通。
风林岑蔚,征夫不逢。
我作颂声,与民歌之。
不诬方将,俾勿磨之。

中文译文:
曹侯放下农耕,到外国学习。
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有功绩的官员。
虽然出身贫寒之家,却有卓越的才能。
他满足人民的需求,展示威武,培养优秀的子弟。
他勤奋工作,闲暇时不依赖官吏的记载。

邪恶的虎豹在人民之间肆意作恶,设下陷阱。
曹侯说要彻底清除,问题就在于政治。
只有消除这种恶虫,才能与政治相通。
风景优美,树木繁茂,却无法满足征战的士兵。
我写下这首颂歌,和民众一同歌唱。
不诬陷忠良之将,让他们不受折磨。

诗意和赏析:
《曹侯善政颂》以称赞曹侯的善政为主题,表达了对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和为人民谋福利的敬佩之情。诗中首先描述了曹侯通过学习和科举考试得到官职的经历,虽然出身贫寒,但凭借卓越的才能脱颖而出。接着,诗人赞美曹侯的善政,他满足人民的需求,展示自己的威武,并且重视培养优秀的子弟。曹侯不仅在工作上勤奋努力,而且在闲暇时不依赖官吏的记载,这体现了他的廉洁和自律。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一些社会问题。虎豹暴虐,陷阱四布,说明了社会的不安定和人民的困境。曹侯将这些问题归结于政治的失职,他认为只有解决政治问题,才能消除社会上的恶劣现象。诗中的风景优美,但征战的士兵却无法享受到它们,这暗示了军民之间的矛盾和军队的困苦。最后,诗人写下这首颂歌,与民众一起歌唱,表达了对曹侯善政的称赞和希望能够保护忠良之将不受诬陷和折磨的愿望。

整首诗融合了对曹侯的赞美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表达了对善政的向往和对社会正义的呼唤。通过对曹侯的称赞,诗人呼示了对清廉政治和为民造福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问题和对政治失职的忧虑。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曹侯善政的形象,通过对比和对社会现象的抨击,凸显了对良好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渴望。它展现了黄庭坚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批判性。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ao-hou-shan-zheng-songjtm.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