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25:36诗人:李流谦 |  朝代: 宋代 |  15

浣花溪上得閒来,石刻摩挲病眼开。
短策多时临水立,红尘半咱与风回。
乞灵伎薄裳为带,惊世名言海纳杯。
相对只今真梦寐,数椽茅屋老苍苔。

作者介绍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草堂》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根据诗词的意境和语言风格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草堂

浣花溪上得閒来,
石刻摩挲病眼开。
短策多时临水立,
红尘半咱与风回。

乞灵伎薄裳为带,
惊世名言海纳杯。
相对只今真梦寐,
数椽茅屋老苍苔。

译文:
在浣花溪畔得到闲暇,
石刻摩挲疲惫的眼睛睁开。
长久以来,我站在水边思考短暂的人生,
红尘中度过的时光与风一样飘忽。

我乞求神明赐我才智,穿着朴素的衣裳,
震惊世人的名言如海一样汇聚在酒杯中。
如今我们相对而坐,这才是真实的梦境,
茅屋中的几根椽子上沾满了古老的苔藓。

诗意:
《草堂》描绘了诗人李流谦在浣花溪畔的闲适生活。他在石刻上摩挲着疲惫的眼睛,思考着人生的短暂与红尘的飘忽。诗人渴望得到神明的加持,希望自己能够有才智,并以朴素的衣裳示人。他的名言和智慧如同海洋般广阔,但与此同时,他也体会到了尘世的无常和飘忽不定。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悟,他与读者共同坐在茅屋中,看着苍苔覆盖的椽子,感叹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变迁。

赏析:
《草堂》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浣花溪象征着宁静和闲适的环境,使得诗人能够放松心情,反思人生的真谛。石刻摩挲病眼开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身疲乏的认识,并通过此来象征对于人生的觉醒。短策多时临水立,红尘半咱与风回的句子将人生比作红尘和风一样飘忽不定,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乞灵伎薄裳为带,惊世名言海纳杯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才智和智慧的渴望,以及他的自信和自豪。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茅屋老苍苔的描绘增加了岁月的沧桑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变迁。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深入思考,给人一种恬静和沉思的感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ao-tang2gz.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