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冬日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2:48:36诗人:杜荀鹤 |  朝代: 唐代 |  32

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
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
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长安冬日》是杜荀鹤创作的一首唐代诗词。该诗描绘了长安冬日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原文:
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
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
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

中文译文:
临近岁末,充满寒风和雪,我在空室中凝视。
书生到达这个地方,天意变幻莫测。
痛苦的猿猴长啸三声,形状枯瘦的柏树只有一枝。
公平正义必然存在,我不愿与山为伴。

诗意:
《长安冬日》描绘了杜荀鹤在长安冬日的景象。作者感叹季节的变化,表达了对天意的疑惑和人生的困惑。诗中的猿猴和柏树象征着坚韧而孤独的形象,象征着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与命运的抗争。最后,作者坚信正义和公道必然存在,他不愿与山为伴,这是一种坚守自己信念的态度。

赏析:
《长安冬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思相结合。诗中猿猴和柏树的形象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命运和正义的思考。整首诗情绪沉郁、寂寥,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疑问和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命运的思考,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ang-an-dong-rifd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