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清明言怀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9:32:09诗人:顾非熊 |  朝代: 唐代 |  19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作者介绍

顾非熊,况之子,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穆宗长庆中,登进士第,累佐使府。大中间,为盱眙尉。慕父风,弃官隐茅山。诗一卷。

作品评述

《长安清明言怀》是唐代诗人顾非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媚的时节,我在皇宫中度过清明节,随后跟随游人一同离开禁城。大街小巷的花草芬芳,黄莺自由自在地歌唱,无数车马穿梭在雨后初晴的大街上。作为一个考试中落第的客人,我在忧愁中看花,对这种生活感到厌倦。明年春天的美景,谁将成为主宰呢?我无法忍受憔悴的样貌,对未来感到迷茫。

诗意:
《长安清明言怀》描绘了一个在清明节时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观赏着长安城清明时节的景色,感叹着大街小巷的繁华和自然的美丽,但他内心却充满了失落和忧郁。作为一个考试中不及格的人,他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厌倦,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望。

赏析:
《长安清明言怀》通过对清明时节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唐代社会的繁华和昌盛。黄莺鸣啭、万家车马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长安城的繁忙和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这繁华的景象之下,诗人却表达了自己的忧郁和迷茫。作为一个落榜的考生,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失望和无望,对现实生活感到厌倦。诗中的愁苦情绪与明媚的春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诗人的感受,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人们内心的困惑和苦闷。它唤起了读者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抱怨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诗中的音韵和形象描写也展示了顾非熊才华横溢的写作能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ang-an-qing-ming-yan-huai1t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