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洲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18:25诗人:杨备 |  朝代: 宋代 |  6

梁武慈悲不鼎烹,蒙恩豢养亦虚名。
狐狸口腹应潜饱,就死多于日放生。

作者介绍

杨备,字脩之,建平(今安徽郎溪)人(《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四一谓系亿之弟,但亿爲福建浦城人,籍贯不一,俟考)。仁宗天圣中知长溪县,明道初知华亭县,因爱姑苏风物,遂家吴中。庆历中以尚书虞部员外郎分司南京(《吴都文粹》卷一○、《景定建康志》卷四九《儒雅传》)。杨备尝效白居易体作《我爱姑苏好》十章,又作《姑苏百题》、《金陵览古百题》,各注其事于题下,成集行世,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四一有杨备《萝轩外集》一卷,存诗十七首。卷三六一又有杨脩题咏金陵的《六朝事迹杂咏》三十八首,其中七首与《萝轩外集》所收相同。查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光绪十三年宝章阁仿宋绍兴府学十四卷刊本,可知《六朝事迹杂咏》系从《六朝事迹编类》中辑出,杨脩实爲杨脩之之误。 杨备诗,今从《吴郡志》、《吴都文粹》、《六朝事迹编类》、《景定建康志》等书中共录一百一十五首,编爲二卷。

作品评述

《长命洲》是宋代文学家杨备所作的一首诗词。诗词的内容描绘了梁武帝的仁慈之举以及仁慈的结果。

中文译文:
梁武皇帝慈悲不使用火烹,蒙恩养育也不得有名望。狐狸得到食物后仍然隐藏着饥饿,因为被放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被杀害的数量。

诗意:
杨备通过描述梁武帝的仁慈行为,表达了他对人道主义的思考和探索。梁武帝不使用火烹食物,表明他的仁慈和对生命的尊重。然而,被养育的动物得到食物后仍然感到饥饿,这暗示了生命的不尽如人意和不完美之处。最后,杨备用“多于”来强调放生的数量远远超过被杀害的数量,进一步强调梁武帝的仁慈之举。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表达方式,揭示了仁慈和生命的复杂关系。梁武帝的慈悲行为被用来反思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和生命的苦难。虽然他的努力是出于善意,但依然无法消除动物的饥饿和痛苦。这首诗词通过探讨仁慈和生命的主题,向人们提出了深思和反思的问题。同时,通过对人性和慈悲的思考,也传递了人们对美好与善意的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ang-ming-zhours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