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仍独坐,心事有谁知。
啅鹊传枝喜,鸣鸠唤雨悲。
整冠惊发短,览镜觉颜衰。
白日堂堂去,长绳不可羁。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朝来》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朝来仍独坐,心事有谁知。
清晨到来,我仍然独自坐着,心中的烦忧有谁能理解呢?
啅鹊传枝喜,鸣鸠唤雨悲。
啅鹊传递枝叶的喜悦,鸣鸠的鸣叫唤来了雨水,而我却感到悲伤。
整冠惊发短,览镜觉颜衰。
整理头上的冠帽时,惊觉自己的头发已经稀短,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的容颜已经衰老。
白日堂堂去,长绳不可羁。
白日光阴庄严地流逝,长绳无法束缚住它的流转。
诗词《朝来》通过描写作者清晨时的孤独和内心的烦忧,表达了人们常常面对着无法与他人分享的痛苦时刻。诗中以啅鹊传枝和鸣鸠唤雨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悲伤。而整理头上的冠帽和照镜子的场景,则揭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呈现了人生无常和时光不可逆转的主题。最后的两句,则通过白日堂堂去、长绳不可羁的形象,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们无法抵挡的命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人们在追求幸福与喜悦的同时,也面对着人生的无奈和无法逆转的遗憾。整体上,诗词《朝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将人们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思考巧妙地融入其中,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