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风雨近重阳,小院更凄凉。
遥想东篱山色,今年花为谁黄。
何妨载酒,登高落帽,物外徜徉。
都把渊明诗思,消磨□□□□。
作者介绍
[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道进,华亭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可考。工词,著有箫台公馀词一卷,《强村丛书》传于世。
姚述尧的著述
字进道,华亭(今上海)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乾道四年,知温州乐清县。九年,权发遣处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六八)。淳熙九年,知鄂州,放罢(同上书职官七二之三六)。十五年,知信州,旋改主管毫州明道宫。著有《箫台公馀词》一卷,以其官乐清时县有箫台峰,故取以名词,今存《彊村丛书》本。其词“清丽芊绵,绝无语录气,亦南宋道学家所罕见也”(陆心源《箫台公馀词跋》)。慢词如《念奴娇》(山城秋早)抒怀,《水调歌头》(碧落暮云卷)咏中秋,气势豪放,风格接近苏东坡;短调如《朝中措》(满城风雨近重阳)、《减字木兰花》(暗香清绝),也清新灵动。《全宋词》第三册收其词六十九首。《全宋诗》卷二一二七录其诗一首。《全宋文》卷四九二二收有其文。事迹见《永乐乐清县志》卷七、陆心源《箫台公馀词跋》。作品评述
《朝中措》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姚述尧。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满城风雨近重阳,
小院更凄凉。
遥想东篱山色,
今年花为谁黄。
何妨载酒,
登高落帽,
物外徜徉。
都把渊明诗思,
消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的景象,城中风雨交加,小院里更加凄凉。诗人回忆起远处东篱山的美景,思考今年的花朵会为谁而开放。诗人问道,为何不载酒,登高远望,让自己的思绪远离尘世的纷扰。他认为,将渊明的诗思都融入其中,可以消磨掉内心的焦虑和烦恼。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疏离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城中的风雨和小院的凄凉为诗中的情感氛围铺垫,增强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诗人通过对东篱山美景的回忆,对花朵的思考,以及对登高、饮酒的想象,表达了他想要摆脱尘世琐事,追求自然和心灵的自由。诗人借用了渊明的诗思,彰显了他对古代文人墨客的崇敬和追随,同时也表达了他在消磨琐碎之中追求灵感和智慧的愿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追求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情感状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的思绪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反思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的特点。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ao-zhong-cuoj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