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断争趋利,仁园敞邃深。
经年储百货,有意享千金。
哭用先农事,人声混乐音。
蚕丛故神在,致祝顺民心。
作者介绍
田况(一○○五~一○六三),字元均,其先京兆人,后徙信都(今河北冀县)。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隆平集》卷一一本传)。举贤良方正,累擢知制诰,迁右谏议大夫、知成都府。至和元年(一○五四),充枢密副使。嘉祐三年(一○五八)转枢密使,次年因疾求退,以太子少傅致仕。八年卒,年五十九。謚宣简。有《金巖集》二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已佚,今存《儒林公议》二卷。事见《临川集》卷九一《田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二有传。今录诗二十五首。
作品评述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十三日圣寿寺前蚕市
龙断争趋利,
仁园敞邃深。
经年储百货,
有意享千金。
哭用先农事,
人声混乐音。
蚕丛故神在,
致祝顺民心。
中文译文:
龙断争趋利,
仁园开放广深。
多年积蓄百货,
有心享受千金。
哭泣需通过先农事,
人声与乐声混合在一起。
蚕丛中故神仍在,
祈愿带来民众的顺心。
诗意:
该诗主要通过描述成都圣寿寺前的蚕市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物质享受的渴望和对农业劳动的珍视。诗中提到了龙断争夺利益的场景,意味着商业的繁荣和人们对利益的追逐。然而,诗人也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认为农业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蚕市中人们哭泣的声音与乐器声混合在一起,显示了世俗生活与宗教信仰的融合。最后,提到蚕丛中的神祇仍然存在,表达了人们对丰收和幸福的祈愿。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并结合了宗教信仰和对农业劳动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人们的欲望和对丰收和幸福的祈愿。同时,通过将商业和农业的对比,呼唤人们重视农业劳动的重要性。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eng-du-ao-le-shi-er-shi-yi-shou8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