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逢宣子,频为郡国宾。
人皆说才具,我独爱词人。
邂逅殊方见,凄凉半月春。
但能诗似镜,从使鬓如银。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呈逢宣子》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逢宣子的敬佩和喜爱之情,以及对逢宣子才华横溢的赞美。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呈逢宣子
叹息逢宣子,
频为郡国宾。
人皆说才具,
我独爱词人。
邂逅殊方见,
凄凉半月春。
但能诗似镜,
从使鬓如银。
译文:
遇见宣子令人叹息,
经常受到各郡国的欢迎。
人们都赞美他的才华,
我独自钟爱他的词才。
在偶然的相遇中见到他,
感到寒凉却有春意。
他的诗像一面镜子,
使我的白发如同银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逢宣子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作者在诗中提到宣子频繁受到郡国的邀请,说明他在文坛中享有盛誉。虽然宣子的才华被众人赞叹,但作者却独自钟爱他的词作,这显示了作者对宣子词才的独特认同。
诗中的“邂逅殊方见,凄凉半月春”描绘了作者与宣子的偶然相遇,以及这次相遇所带来的凄凉之感。这种凄凉中却伴随着一丝春意,暗示了宣子词作中蕴含的温暖和生机。
最后两句“但能诗似镜,从使鬓如银”通过比喻,将宣子的诗比作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这面诗的镜子使作者的白发看起来如同银丝,传达了岁月流转和时光变迁的意象。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宣子才华的喜爱和赞美,通过对逢宣子的赞颂,凸显了诗人对词作的热爱和对文学才华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