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交代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0 20:34:11诗人:陈造 |  朝代: 宋代 |  21

雨行不转首,岂即真良图。
二年望乡国,得归不暇徐。
徒隶悉此意,颇作竭蹷趋。
冲泥傍险地,亦复歌载涂。
使君卓旌旆,小燕留僧居。
一杯酹龙公,庶或辅相予。
捧着觞一再,霁色明桑榆。
安寝俟清晓,办装无滞濡。
有祷必其应,显幽无乃拘。
夸诩讳天幸,此理良自诬。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呈交代》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归乡之喜悦与期待的愿望。以下是关于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呈交代

雨行不转首,岂即真良图。
二年望乡国,得归不暇徐。
徒隶悉此意,颇作竭蹷趋。
冲泥傍险地,亦复歌载涂。
使君卓旌旆,小燕留僧居。
一杯酹龙公,庶或辅相予。
捧着觞一再,霁色明桑榆。
安寝俟清晓,办装无滞濡。
有祷必其应,显幽无乃拘。
夸诩讳天幸,此理良自诬。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旅途中的心情为主题,表达了他既渴望归乡,又难以忍受漫长旅途的感受。雨水不断,道路泥泞,使得旅途不得顺利。然而,作者对归乡的渴望却无法耐心等待。他急切地想回到故乡,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他希望能早日与家乡相聚,与亲友团聚,共度欢乐时光。

诗中提到的使君、龙公等词语暗示了作者身居朝廷中的地位,他可能是一个官员。然而,尽管他拥有高位和权势,但他内心深处的向往却是平凡而真挚的,他渴望能够回到家乡,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

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明亮的夕阳、清晨的露水等,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期待。同时,诗词中也流露出对命运的信任,表达了作者对祈祷有所回应的希望,并暗示自己并不妄自菲薄。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言辞简练,通过对旅途中的各种困境和对归乡的期待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渴望。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宋代士人对家乡和平淡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人情世故的疲倦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eng-jiao-dai.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挽王知复书监
孙应时
公子三槐族,贫交五柳门。乡闾虽不数,书劄屡相温。前辈风流远,时情势利尊。哀哀埋玉树,此意复谁论。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如狼牧羊
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