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王荆公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20:08:44诗人:郏亶 |  朝代: 宋代 |  7

十里松阴蒋子山,暮烟收尽梵宫宽。
夜深更向紫微宿,坐久始知凡骨寒。
一派石泉流沆瀣,数庭霜竹颤琅玕。
大鹏泛有捕风便,还许鹪鹩附羽翰。

作者介绍

郏亶(一○三八~一一○三),字正夫,太仓(今属江苏)人。起于农家。甫冠举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初授睦州团练推官,知杭州于潜县,未赴。神宗熙宁中除司农寺丞,旋出提举两浙水利,议者以其说非便,罢归。未几復司农寺丞,除江东路转运判官。哲宗元祐初,入爲太府寺丞,出知温州。徽宗崇宁二年以比部郎中召,未至而卒,年六十六。有《吴中水利书》,已佚。事见《中吴纪闻》卷三。今录诗三首。

作品评述

《呈王荆公》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郏亶。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沉思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十里松阴蒋子山,
暮烟收尽梵宫宽。
夜深更向紫微宿,
坐久始知凡骨寒。
一派石泉流沆瀣,
数庭霜竹颤琅玕。
大鹏泛有捕风便,
还许鹪鹩附羽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林、烟雾、宫殿、泉水、竹子等元素,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十里茂密的松树遮荫下是蒋子山,晚上烟雾消散时,宽广的梵宫显露出来。这里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宽广的感觉。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深夜时向紫微星宿宿落,意味着他在长时间的沉思和冥想之后,才感受到了尘世的寒冷和渺小。这里通过对夜晚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存在的感慨。

然后,诗人描述了一派泉水流淌的景象,水流湍急,石头嶙峋,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同时,霜冻下的竹子颤动着,发出清脆的声音,给人一种冷峻而美丽的感觉。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叹。

最后,诗人以大鹏鸟为比喻,形容自己有捕风的能力,可以飞翔于天际。他希望能够与小鸟鹪鹩一起,附着羽翰,展翅飞翔。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追求和理想的渴望。

整首诗词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对尘世的思考以及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eng-wang-jing-gongjdp.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