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道场斋戒满,今朝华幄管弦迎。
衔杯本自多狂态,事佛无妨有佞名。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锋未钝老犹争。
平阳不独容宾醉,听取喧呼吏舍声。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作品评述
《酬乐天斋满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戏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月道场斋戒满,今朝华幄管弦迎。
衔杯本自多狂态,事佛无妨有佞名。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锋未钝老犹争。
平阳不独容宾醉,听取喧呼吏舍声。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禹锡作为回赠,酬答裴令公在满日道场斋戒结束后宴请的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宴会上的心情和感受,同时也融入了一些对人生和境遇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酬谢的方式回应了裴令公的邀请,诗中展现了作者在宴会上的欢乐和豪情。首句“一月道场斋戒满,今朝华幄管弦迎”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月的修行之后,受到华丽的帷幕和管弦乐的迎接,可以感受到宴会的喜庆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衔杯本自多狂态,事佛无妨有佞名”表达了作者自我放纵的一面。尽管作者在修行佛法,但他并不认为享受世俗的乐趣与佛法相悖,认为这并不妨碍他在世俗中有一定的声望。
接着,“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锋未钝老犹争”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宴会上畅饮的欢愉,愁苦已经被酒精冲淡了,他的才华依然不减,仍然有与年轻人争锋的意愿。
最后两句“平阳不独容宾醉,听取喧呼吏舍声”则描述了宴会的热闹场面。平阳是指宴会的地点,这里热闹非凡,宾客们畅饮欢笑,不仅容忍宾客醉酒,还能听到官吏和仆从们的欢呼声。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和作者的心情,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豪放和洒脱,同时也融入了对修行与世俗的关系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ou-le-tian-zhai-man-ri-pei-ling-gong-zhi-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