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杨侍御寺中见招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20:21:39诗人:皇甫冉 |  朝代: 唐代 |  18

贫居依柳市,闲步在莲宫。
高阁宜春雨,长廊好啸风。
诚如双树下,岂比一丘中。

作者介绍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执行,避地寓居丹阳。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大历二年卒,年五十四(据独孤及撰《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补诗一首。(復出一首)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回赠杨侍御——在寺庙中见面
贫穷地居住在柳树旁的市场,闲步于莲花庙殿中。
高阁里适宜春雨洒落,长廊中有好风吹拂。
实在像两棵树下,怎能与一丘之间比较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了作者与杨侍御在寺庙中相遇后的感受。首先,作者描述了自己的贫困生活,住在柳树旁的市场,但他并不因此而苦闷,而是选择在莲花庙殿中闲步散心,享受这种清幽的氛围。

接着,诗中描绘了高阁宜春雨和长廊的好风,这些情景增添了诗中的生气和美感,暗示了作者在这里得到了宁静和放松。

最后两句诗以"诚如双树下,岂比一丘中"作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寺庙中环境的喜爱与如愿以偿。通过对比,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这种闲适环境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的景物描写和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环境的倾慕和对安闲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与友人的相遇与交流的喜悦之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ou-yang-shi-yu-si-zhong-jian-zhao6h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