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倚阑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32:33诗人:石孝友 |  朝代: 宋代 |  体裁: 愁倚阑 |  27

淮水阔,楚山长。
恨难量。
不道愁离人独夜,更天凉。
佳节虚过重阳。
更篱下、拆尽疏黄。
看取清溪三百曲,是回肠。

作者介绍

石孝友,字次仲,南昌(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有《金谷遗音》一卷,已佚。事见清道光《南昌县志》卷二二。

作品评述

诗词:《愁倚阑》
朝代:宋代
作者:石孝友

淮水阔,楚山长。
恨难量。
不道愁离人独夜,更天凉。
佳节虚过重阳。
更篱下、拆尽疏黄。
看取清溪三百曲,是回肠。

中文译文:
淮水宽阔,楚山绵长。
愁苦无法衡量。
不知道有多少痛苦的离别,独自度过寒夜,天色更加凉爽。
美好的节日虚度而过,重阳节也不例外。
篱笆下,拆尽了稀疏的黄菊花。
眺望清澈的溪流,蜿蜒曲折三百回,让人心潮澎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愁倚阑》描绘了作者在宋代时的景物和内心的情感。首先,作者以淮水和楚山为背景,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广袤和壮美。然而,这些美景并不能使作者的愁苦减轻,他无法用言语来衡量自己的痛苦。

诗中提到了离别和寒夜,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境和夜晚的寒冷。他感叹美好的节日虚度而过,其中特别提到了重阳节,暗示了作者在这个传统佳节中感到的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篱笆下拆尽的稀疏黄菊花,这个细节揭示了岁月的流转和物是人非的变迁。黄菊花是秋天的象征,它的凋零暗示了光阴逝去,人事已非。这种荒凉景象增强了诗中的忧伤和凄凉感。

最后,作者通过观赏清澈的溪流来寻找慰藉。清溪蜿蜒曲折,仿佛在形容作者心中纷繁复杂的情感。这三百曲的溪流触动了作者的心弦,使他回想起过去的往事,引发了深深的共鸣。

整首诗以愁苦和离别为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在寂寞和凄凉中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ou-yi-lanfeq.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