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归咸宁宅坐北斋作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4 18:26:04诗人:宋庠 |  朝代: 宋代 |  18

宴坐聊为适性场,遍开尘箧治缣缃。
偷闲须撰斋中录,道帙儒经各有房。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初归咸宁宅坐北斋作二首》是宋代文人宋庠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初次回到咸宁宅邸,在北斋中静坐作诗的场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咸宁宅邸初次归来,坐在北斋之中,作了两首诗。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归来后在北斋中静坐作诗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安适闲适的心境。作者回到家中,宴坐静心,既能开启尘封已久的箧子,整理出珍贵的锦缎,又能偷得一些闲暇时光,在斋室中撰写自己的心得和体悟。斋中摆放的道书和儒经则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庇佑,各有其专属的房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咸宁宅邸的归来景象,突出了斋室作为安静思考的场所。北斋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为作者提供了一个避世寻幽的环境,使他能够静心思考和创作。诗中提到的宴坐、尘箧、缣缃等词语,展现了作者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于文化积淀的珍视。

诗中的"道帙儒经各有房"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重视。道书和儒经分别代表了道教和儒家的经典,它们被安置在斋室中,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庇佑和指引。每一本经书都有着自己独立的房间,体现了文化的博大和丰富。

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恬静宁谧的氛围,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通过静坐斋室,整理文物、撰写文字,作者表达了对于宁静思考和自我修养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园的归属感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自我内心世界的追求和探索。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u-gui-xian-ning-zhai-zuo-bei-zhai-zuo-er-shcl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