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怜久旱,赫日变浓阴。
要使今年熟,须成三日霖。
萧疏财却暑,点滴谩过林。
问我无田客,那怀闵雨心。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初七日雨殊未沾足作四十字》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旱情严重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渴望和对农田的关切。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上天怜久旱,
赫日变浓阴。
要使今年熟,
须成三日霖。
萧疏财却暑,
点滴谩过林。
问我无田客,
那怀闵雨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干旱天气下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渴望和对农田的关切之情。首句"上天怜久旱,赫日变浓阴"表达了作者对上天的期望,希望上天能怜悯长时间的干旱,使得炎热的太阳被乌云所遮蔽。接着,诗中提到"要使今年熟,须成三日霖",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期盼,只有经过连续的三天雨,才能保证今年的农作物能够丰收成熟。
接下来的两句"萧疏财却暑,点滴谩过林"反映了旱情对经济的影响。旱情导致农田的凋敝,财富减少,而点点滴滴的雨水对整片林木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无法解决旱情的严重程度。最后两句"问我无田客,那怀闵雨心"则展现了作者作为无田之客的心情,对雨水的渴望与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对雨水的期盼和对旱情的关切之情,通过描绘干旱景象和表达对雨水的渴望,表达了对丰收和农田的期盼,以及无田之客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其朴素而深刻的情感触动人心,将读者带入了旱情下的困境与期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