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骥端居暇,登龙喜宴同。
缔赏三清满,承欢六义通。
野晦寒阴积,潭虚夕照空。
顾惭非梦鸟,滥此厕雕虫。
作者介绍
骆宾王,义乌人。七岁能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初为道王府属,歷武功主簿,又调长安主簿。武后时,左迁临海丞,怏怏失志,弃官去。徐敬业举义,署为府属,为敬业草檄,斥武后罪状。后读之,矍然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事败,宾王亡命,不知所终。中宗时,诏求其文,得数百篇,集成十卷,今编诗为三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初秋登王司马楼宴得同字
展现骥立于端庄之处,闲暇之时登上高楼喜庆共同欢宴。
结盟赠礼使人忘却尘世烦扰,陶冶情操共享六义之通透。
野外的夜色渐浓,阴云密布,潭水空泛橘红夕阳的影子。
仰望这壮丽景色,不禁自愧身处凡俗之中,仿佛只是一只无腿的飞鸟,居住在艳丽图案的雕虫之上。
诗意:
这首诗以初秋登高远眺的情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宴会的场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对凡俗世界的忧郁和不满,以及对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野外的夜色和潭水的夕阳,突显了作者的孤独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壮丽之美,表达了对高尚境界和真理的追求。最后两句“顾惭非梦鸟,滥此厕雕虫”,则以寓言的方式,表达诗人对凡俗世界的不满和对精神追求的怀疑。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晚霞映照下的壮丽景色,并通过自然景物的借喻,抒发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虚荣的拒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u-qiu-deng-wang-si-ma-lou-yan-de-tong-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