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9 11:38:30诗人:杨炯 |  朝代: 唐代 |  22

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
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
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作者介绍

杨炯,华阴人,幼聪敏博学,善属文。年十一,举神童,授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恃才简倨,人不容之。武后时,左转梓州司法参军,秩满,迁婺州盈川令,卒于官。中宗即位,以旧僚赠着作郎。炯闻时人以四杰称,乃自言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也。”有盈川集三十卷,今存诗一卷。

作品评述

《出塞》

塞外欲纷纭,
草木犹未分。
明堂占气色,
华盖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
三千太乙军。
丈夫皆有志,
会见立功勋。

中文译文:
边塞外面,欲纷纷的景象,
草木尚未分清。
明堂圣殿预示着吉利的气色,
华盖辨别着吉凶星象。
二月中,河边的最高将领,
率领着三千属于太乙星的军队。
所有这些丈夫都怀揣着壮志,
互相交流并建立功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边塞上威风凛凛的军队和封建帝国的权威象征。首先,诗人描述了塞外世界的辽阔和蓬勃发展的景象。草木犹未分,暗示外界事态未定,国境上的局势仍然动荡不定。接着,诗人描绘了明堂占卜的气色和华盖上的星文,这些都是在预示吉凶和权威的象征物。明堂是帝王寻求天命的地方,而华盖是贵族和高级将领的标志。这些元素体现了封建王朝的权力和命运之观。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二月时河边的最高将领,他带领着属于太乙星的三千军队。太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众多神明之一,代表着封建王朝的力量和军队的威严。最后,诗人强调了所有这些勇士都怀有壮志,集结在一起互相交流,并建立功勋。这表明了封建社会士兵们对国家和帝国命运的忠诚和贡献。

整体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边塞的严峻环境、封建帝国的权威象征和勇士们的忠诚和荣誉。诗人通过运用象征意象和描述来表现出这个时期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u-saiyey.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