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
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
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作品评述
《除夜》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除夜》中文译文:
忆起往昔的除夜,我在你花烛前见过你。
今宵,我祝福你的文章越来越出色,我们一起重叠地述说新年的美好。
我在安静的地方低声哭泣,独自在空堂中背对着明月入眠。
心痛那些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在炉火边撩乱玩耍。
诗意:
《除夜》通过描绘除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诗人回忆起往昔的除夜夜晚,在花烛前与某人相见,而今宵,他祝福这个人的文学才华越来越出众,并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然而,诗人也感叹自己的孤独,他在安静的地方低声哭泣,独自在空荡的房间里背对着明月入眠。诗末,诗人关注到在炉火边撩乱玩耍的孩子们,感叹他们的悲伤和困苦。
赏析:
《除夜》通过对除夜夜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花烛象征着温暖和幸福,而诗人与某人在花烛前见面,暗示着两人的亲密关系。诗人祝福对方的文章越来越出色,表达了他对对方的喜爱和鼓励。然而,诗人的孤独感也贯穿诗中,他在空堂中背对着明月入眠,这种画面给人以孤独和忧伤的感觉。最后,诗人关注到在炉火边撩乱玩耍的孩子们,这一描写增添了诗词的情感层次,使读者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产生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除夜》通过情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恋、对未来的祝福以及对世间喜悲的体悟,给人以深思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