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国有余暇,丰年多醉人。
典衣谋一饮,对酒却惭春。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春日即事九首》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诗词。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愉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春天到来,有些空闲时间,
丰收的季节,多么令人陶醉。
我穿上典雅的衣裳,计划一次酒宴,
然而面对美酒,我反而惭愧不已。
这首诗词的主题是春天和愉悦的生活。作者首先描述了春天的到来,以及在农耕社会中丰收的季节,这给人们带来了宝贵的空闲时间。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在这个充满喜悦的季节里的心情,形容丰收的景象令人陶醉。然后,作者提到自己打算穿上华丽的衣裳,安排一场酒宴,与美酒共度时光。然而,当他面对美酒时,却感到自己与春天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不值得称颂。这种自愧的情绪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和丰收季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通过作者自愧的心情,表达了对春天这个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自己微小的存在感,凸显了作者的虚怀若谷和谦逊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春天和生活的感悟,传递出一种追求美好、珍惜时光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