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题呈上尚书丈丈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2:28:23诗人:秦观 |  朝代: 宋代 |  21

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
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

作者介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作品评述

诗词:《春日偶题呈上尚书丈丈》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三年京国鬓如丝,
又见新花发故枝。
日典春衣非为酒,
家贫食粥已多时。

中文译文:
三年在京都,我的鬓发已经如丝一般白了,
又看到新的花朵开在旧的枝条上。
每天日常所穿的春装并非为了庆祝酒宴,
因为家境贫寒,我已经吃了很久的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秦观创作的,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和自身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境况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作者已经在京都度过了三年的时光,他的鬓发已经变得如丝一般白了。这一描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年华老去的无奈。

接着,诗中提到了新花开在旧的枝条上。这里运用了花朵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新的希望和美好事物的期待。尽管岁月已逝,但新的希望和活力仍然在旧日的经历中绽放。

然后,诗中提到了日常所穿的春装,并指出这并非为了庆祝酒宴。这里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凸显了作者的家境贫寒和生活的朴素。作者提到自己已经吃了很久的粥,进一步表达了他家境贫困的状况。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贫困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新的希望和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抒发,秦观在这首诗中唤起了读者对人生变迁和生活境况的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un-ri-ou-ti-cheng-shang-shang-shu-zhang-zha.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