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寓怀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2 06:36:16诗人:薛能 |  朝代: 唐代 |  20

幽拙未谋身,无端患不均。
盗憎犹念物,花尽不知春。
井邑常多弊,江山岂有神。
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

作者介绍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作品评述

《春日寓怀》是唐代诗人薛能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抒发了怀古伤今的情感,诉说了自己的无奈和忧愁。

诗词的中文译文:
幽拙未谋身,无端患不均。
盗憎犹念物,花尽不知春。
井邑常多弊,江山岂有神。
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

诗意和赏析:
诗人在《春日寓怀》中以春日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的陈迹幽拙,无法谋身的境遇,面对无端的不公平而倍感困扰。盗贼憎恨之人依然对物质眷恋,而春天的花儿却无法感受到,显示了人性的冷漠和虚空。

接下来,诗人提到井邑(指村庄)经常存在种种弊端,江山之间又岂有什么神灵可以拯救。通过这两句,诗人点明了社会的不公和无助,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反思。最后一句诗,诗人以犍为(古时的地名,位于今四川省乐山市)为切入点,以自己的身份一拟去吊埋轮(指吊罗汉),表达了自己的自省和无奈。整首诗流露出了诗人无奈社会现实的情感,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境遇的无奈。

《春日寓怀》通过写实诗意,传递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对命运的无奈,探讨了个人对社会的无力感,也反映了诗人对宿命和社会现实的深切思考。同时,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语言,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和艺术性。该诗以一种诚实的姿态面对现实,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un-ri-yu-hua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