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一首约同志泛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2:44:00诗人:陈傅良 |  朝代: 宋代 |  17

匆匆春事竟如何,问讯庭前手种花。
又送行人又风雨,半为芳草半泥沙。
橘香通国今无恙,梅实於人晚理佳。
莫放此春齐去盖,夜深愁听一池蛙。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春晚一首约同志泛舟》

春天匆匆而过,它的事情竟然如此匆忙,我在庭院前问候种花的人。不仅送行者遭遇风雨,而且芳草也被泥沙掩埋了一半。橘子的香气传遍整个国家,梅子实在人们晚来才摘取,这些都是美好的状况。请不要草率地将这个春天覆盖起来,因为在深夜里,我忧心忡忡地听着池塘里的蛙鸣。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春天的匆忙和转瞬即逝的特点。他在庭院前问候种花的人,展现了对春天的期待和赞美。然而,春天的到来并不完美,送行的人遇到了风雨,芳草也被泥沙所淹没。这种对春天的描绘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现实的瑕疵,体现了生活的复杂性。

诗中提到的橘子和梅子象征着春天的丰收和美好的事物。橘子的香气传遍整个国家,意味着春天的喜悦和生机。梅子的实实在在,却被人们晚来才采摘,暗示着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这两种水果的存在,使整个春天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作者深夜中的忧虑和心情。他希望人们不要轻易地将这个春天覆盖起来,暗示着人们不应该草率地错过或忽略春天的美好。夜深人静时,作者聆听池塘中蛙鸣的声音,表达出内心的孤寂和忧虑。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营造出一种淡雅、恬静的意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un-wan-yi-shou-yue-tong-zhi-fan-z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