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起上人院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7:13:38诗人:武元衡 |  朝代: 唐代 |  21

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
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
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
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

作者介绍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復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为盗所害,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慈恩寺起上人院》是唐代诗人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慈恩寺上人院里的意境和感受。

译文:
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
在禅堂中,与许同学习佛法,深入探讨,道理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
太阳升起和落下,秋云都已经散尽,夜幕降临,世间一切都变得虚无。

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
静静的池塘里清澈见底,山倒映其中;林中的树叶在微风中翻飞。

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
将来,我会再来此地,烧香向佛,候佛的恩惠和智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在慈恩寺上人院的禅境和寂静之美。诗中的“清论道源穷”意味着武元衡在佛法的探求中达到了一种境界,对于人生的疑惑和困惑有了一种领悟和解脱。随后诗人用“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表达了对于于世俗的执着,宣扬了虚空和空灵的思维。通过“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放松。最后,“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来此地,表达敬佛之心,对于佛法的追求和智慧的仰慕。整首诗词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极富禅意,能够使人感受到禅修的境地和心灵上的宁静。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i-en-si-qi-shang-ren-yu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