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方云台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0 03:08:26诗人:陈宓 |  朝代: 宋代 |  15

泉石膏盲世欲忘,扁舟更遡寿湖光。
也知他日持荷橐,不似闲时制芰裳。
雨后尚馀新稻熟,风前偏觉荔枝香。
人生有禄亲头白,万石何如宦本乡。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方云台韵》是宋代诗人陈宓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泉石膏盲世欲忘,
扁舟更遡寿湖光。
也知他日持荷橐,
不似闲时制芰裳。
雨后尚馀新稻熟,
风前偏觉荔枝香。
人生有禄亲头白,
万石何如宦本乡。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和生活哲理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泉石膏盲世欲忘",描述了一个清泉和石头的景象,以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渐渐遗忘了它们的美丽。这一景象可以引申为人们对自然美和纯真的追求逐渐淡忘的现象。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扁舟行驶在寿湖之上的景象,"扁舟更遡寿湖光"。这里的扁舟象征着诗人的人生旅途,而寿湖的光芒则代表着人生中美好的时刻。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谈到了人生的变迁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也知他日持荷橐,不似闲时制芰裳",诗人意味深长地表达了人生在不同阶段的转变。诗中的"荷橐"和"芰裳"分别象征了务农和官场。诗人认为,将来的自己可能会背负着务农的重担,而不再像过去那样自由自在。

最后两句,"雨后尚馀新稻熟,风前偏觉荔枝香。人生有禄亲头白,万石何如宦本乡",表达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反思。诗人感叹着雨后新稻的香气和风前荔枝的芬芳,意味着人生中仍然有美好的时刻。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会渐渐变老,职务和荣誉也变得无关紧要,回归到最初的家乡才是最珍贵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的转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对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陈宓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人生的深邃思考和感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i-fang-yun-tai-yu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