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孙花翁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45:19诗人:叶茵 |  朝代: 宋代 |  15

湖海几经年,论交岂偶然。
坐间尊岛佛,客裹识城仙。
解使狂心服,还羞懒腹使。
拈来唐句法,玄入小乘禅。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孙花翁韵》是宋代诗人叶茵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和修行的思考,融入了佛教禅宗的意味。

诗词的中文译文:
湖海经过多少年,
交往之缘岂偶然。
坐在这里尊崇佛陀,
拜访客人领悟仙道。
解释诗句让狂心入迷,
却又害羞于懒散的享受。
借用唐诗的技巧,
将玄妙融入小乘禅修。

诗意和赏析:
《次孙花翁韵》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湖海经过多年的变迁,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变化。诗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非偶然,而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磨合,形成了深厚的情谊。在这种情谊中,诗人坐在这里,尊崇着佛陀,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仰和追求心灵解脱的渴望。

诗中还描绘了一位客人的到访,这位客人通过与诗人的交流,领悟到了仙道的奥妙。诗人解释诗句,让客人的狂妄心态得到了平静和认同,自豪地将自己的诗句技巧传授给客人。然而,诗人又感到羞愧,因为他认识到自己过于安逸和懒散,没有积极追求修行和境界的提升。

最后,诗人以唐诗的表现技巧,将玄妙的意境融入到小乘禅修的境界中。整首诗词既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又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和对自身修行状态的反思,融合了禅宗的思想和审美。

总的来说,《次孙花翁韵》以简练而优美的语言,通过描绘交往和修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与哲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i-sun-hua-weng-yu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