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余求之坐间所赋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29:43诗人:裘万顷 |  朝代: 宋代 |  12

地僻不闻车马闹,官闲但觉屋庐深。
摆除诗债寂无事,一炷炉香观此心。

作者介绍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余求之坐间所赋》是宋代裘万顷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幽雅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地方偏僻,听不到车马喧嚣,
官职悠闲,感觉住所深邃。
摆除了写诗的债务,寂静无所事事,
一炷香炉的香气,观照着这颗心灵。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的环境。通过描述地方的偏远和官职的空闲,诗人表达了对烦嚣喧哗世界的远离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摆除了写诗的债务,暗示着诗人将过去的烦恼和压力拂去,进入了一种寂静无事的状态。这种状态下,诗人在一炷香炉的香气中,沉思自省,观照内心。香气的弥漫使得诗人的内心得到净化和安抚,引发了他对于内在世界的思考和反思。

整首诗以简洁、含蓄的笔触表达了对宁静、内心净化的追求。它呈现了作者对于繁忙喧嚣的世界的厌倦,渴望远离尘嚣、回归内心的情感。通过描绘宁静的环境和香气的作用,诗人表达了对于宁静与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内心安宁的追求和珍视。

这首诗词通过简约的语言、清新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深思和舒适的氛围,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思考和反省。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i-yu-qiu-zhi-zuo-jian-suo-f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