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05:18诗人:裘万顷 |  朝代: 宋代 |  16

无所用心鱼在沼,居然生子燕成窠。
谁言春去花事歇,萱草石榴情更多。

作者介绍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之一。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无所用心鱼在沼,
居然生子燕成窠。
谁言春去花事歇,
萱草石榴情更多。

译文:
没有特定的心思,鱼儿在池塘中,
竟然孕育子嗣,燕子筑巢成家。
有谁说春天离去了,花儿的事情停歇,
萱草和石榴的情感更加丰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诗人以池塘中的鱼和燕子为象征,表达了一种无所用心、安于自然的态度。鱼儿无需特定的意图和目标,自然地生活在池塘中;燕子筑巢成家,孕育后代,展现了生命的延续和繁衍。

诗中的“谁言春去花事歇”,暗示了生命的循环和永恒,即使春天过去了,花朵的事情并没有停止。换言之,即使时间流转,世事变迁,自然界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仍然存在。而“萱草石榴情更多”则表现了自然界不同植物的情感丰富性,它们在不同的季节中展现出各自的魅力和情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以及对平淡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感悟。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微小的细节,诗人传递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呼唤人们去关注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体味其中的美妙与意义。这种对自然和生命的平和态度,给予人们一种宽慰和启发,引导人们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i-yu-zhong-yong-song-feng-ge-yun-shi-jiu-shok9x.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