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开吹落本无心,万物自秋还自春。
若把穠花校枯寂,本无诸妄亦无真。
作者介绍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嘲落梅代梅答二绝》是宋代诗人李流谦所作,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吹开吹落本无心,
万物自秋还自春。
若把穠花校枯寂,
本无诸妄亦无真。
中文译文:
吹开吹落本无意,
万物从秋回到春。
如果将茂盛的花朵视为凋零,
本质上既无虚妄也无真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落梅和代梅之间的嘲讽与回答。诗人以吹落梅花的景象为出发点,表达了一种超越季节和现象的哲理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吹开吹落本无心”,揭示了落梅的本质,它们并没有意识或目的地吹落。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人们常常对自然现象赋予了主观的解读,而实际上,自然界的变化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
接着,诗人表达了“万物自秋还自春”的观点。这是一种超越季节变化的思考,认为万物的生命力是自然而然地回归春天的。这种观点可以引发人们对生命的循环和变化的深入思考。
最后两句“若把穠花校枯寂,本无诸妄亦无真”,诗人以梅花的凋落为例,表明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常常受到表象之上的妄念和虚幻的影响。梅花即使凋零,本质上依然是梅花,没有真假之分。这种观点指出人们应超越表面现象,去探寻事物的本质和真实。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哲理思考,通过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人们对事物的主观解读,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变化和真实的思考。这种对哲学问题的探讨,是宋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也展示了李流谦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诗意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