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乙宫宿斋书事之什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1:58:56诗人:杨亿 |  朝代: 宋代 |  13

太乙祠宫肃,斋居薦至诚。
已将茅缩酒,应用面为牲。
月映金天朗,风来玉宇清。
玄谈知理胜,蔬食觉身轻。
仙驭排云下,空歌绕殿声。
仍闻得丹诀,簪绂顿忘情。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次韵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乙宫宿斋书事之什》是杨亿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太乙祠宫的肃穆景象,以及在那里斋戒居住的场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太乙祠宫肃,
斋居薦至诚。
已将茅缩酒,
应用面为牲。

中文译文:
太乙祠宫庄严肃穆,
我斋戒居住,虔诚奉献。
已将茅草缩制而成酒,
将美食供奉上帝作为祭品。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杨亿在太乙祠宫斋戒居住的情景。太乙祠宫是古代供奉上帝的地方,诗中所描述的斋戒生活充满虔诚和奉献精神。斋戒是指遵循特定的饮食和生活规则,以净化心灵,增进修养。诗人将茅草缩制成酒,将美食作为祭品,表达了他对上帝的虔诚和敬意。

诗中提到了月亮照耀着明亮的金天,清风吹拂着玉宇,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这些景色与太乙祠宫的肃穆相得益彰,使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诗词中还提到了玄谈和蔬食,玄谈指的是神秘的讲述道理的话语,蔬食则指的是清淡的素食。这里表明诗人在斋戒中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和身心的轻盈感。他认为通过斋戒可以更好地领悟道理,使心灵更加纯净。

诗词的结尾提到了仙驭排云和空歌绕殿声,表达了诗人在太乙祠宫中的悠闲自得和心灵的宁静。他仿佛能够驾驭仙人的云彩,围绕在殿宇间高歌,完全沉浸于斋戒带来的宁静和自由之中。

最后两句提到了丹诀和簪绂。丹诀指的是丹丸的秘方,簪绂则是古代官员的冠带。这里表达了诗人在斋戒中对功名利禄的淡忘,将精神追求放在更高的位置。

整首诗通过描绘太乙祠宫的肃穆景象和斋戒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虔诚和精神追求的赞美。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和超凡意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和超越尘世的感觉。同时,诗人通过斋戒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忘和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整首诗意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i-yun-he-li-she-ren-li-qiu-ci-tai-yi-gong-s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