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致明七言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36:28诗人:刘子翚 |  朝代: 宋代 |  17

春风摇溪溪摇天,刘郎诗思如涌泉。
已怜飞花太狼籍,却爱芳草长芊绵。
痴儿了事从渠了,万古寒空没飞鸟。
北海樽中兴味长,邯郸枕裹功名小。
南山北山云崔嵬,君胡不歌归去来。
山中交游苦相忆,玉柱瑶瑟生浮埃。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致明七言》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风拂动山溪,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刘子翚以流水般涌动的诗思比喻自己的创作激情,同时表达了他对飞花凋零的遗憾和对芳草茂盛的喜爱。

该诗抒发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认为这些虚名功利如北海樽中,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而不能给人真正的满足。相比之下,作者更珍视山中的交游和真挚的友谊,认为这才是真正值得怀念和铭记的。

诗词运用了描写自然景观的手法,通过山溪、飞花和芳草等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繁荣和生机。与此同时,通过北海樽和邯郸枕等比喻,凸显了功名利禄的虚幻和短暂。最后,通过南山北山的对比和君胡不歌归去来的反问,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同时展示了对自由和追求内心欢愉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和感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i-yun-zhi-ming-qi-y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