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李书名五季间,江南劲笔俭而寒。
临摹更陋唐人笔,不脱兰亭旧界阑。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次子都兄借杨凝式帖韵》
朝代:宋代
作者:李洪
中文译文:
次子都兄借杨凝式帖韵,
江南劲笔俭而寒。
临摹更陋唐人笔,
不脱兰亭旧界阑。
诗意:
这首诗是李洪创作的,他借用了杨凝的笔法和韵律来写这首诗。诗中表达了江南文人笔墨的特点,即劲健而朴素。李洪在临摹杨凝的作品时,自觉自己的笔法还不如唐代的著名书法家,但他并不因此退缩,仍然坚持自己的风格,没有脱离兰亭的传统界限。
赏析:
这首诗展示了李洪的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他借用杨凝的作品来写这首诗,表明他对前辈的敬仰和学习之心。诗中描绘了江南文人的风格,以劲健俭朴的笔墨特点为主,这与北方文人的豪放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李洪在临摹杨凝的作品时,虽然意识到自己的笔法还不如唐代的书法家,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风格,仍然坚持着江南文人的传统,并且没有超越兰亭的范畴。这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坚持。整首诗通过对杨凝的借用,以及对自身创作风格的反思,展示了李洪作为一位文人的自我认知和态度。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i-zi-du-xiong-jie-yang-ning-shi-tie-yun5ix.html